每週市場簡報 2022 年 8 月 29 日
中國/香港
• 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24日決再加碼穩經濟政策,包括增加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金
融工具額度、支持發電企業發行2000億元債券,並釋出將放寬商務人士出入境等
訊息。會議指出,當前經濟延續6月份恢復發展態勢,但恢復基礎不牢固。在落實
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同時,再實施十九項接續政策,希望推動經濟,企穩向好。
• 中國證監會、國家財政部與美國監管機構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,就雙方對會計
師事務所合作開展日常檢查與執法調查作出具體安排,包括合作範圍及形式、資
訊使用、特定資料保護等事項。
• 中國證監會表示,美方須透過中方監管機構獲取審計底稿等文件。如果後續合作
可以滿足各自監管需求,有望解決中概股監管問題,從而避免自美國被動退市。
美國監管機構則強調,美方必須能夠不受阻礙地完成審查。
美國
• 8月份標普環球美國綜合採購經理指數(PMI)跌至45.0,連續第二個月收縮,因金
融狀況收緊使新訂單減少、通脹仍然高企,及海外活動放緩。在需求疲弱和競爭
加劇下,更多企業表示轉嫁投入成本升幅的成功率降低。8月服務業PMI初值跌至
44.1,製造PMI則跌至51.3,仍處於擴張水平,但兩者都是2020年中以來最低值。
• 美國7月個人消費支出(PCE)物價指數按月跌0.1%,按年升幅則減慢至6.3%,創
六個月新低。撇除較波動的食品及能源,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按月升0.1%,是
2021年2月以來最小升幅。按年升幅減慢至4.6%。至於7月個人收入按月升0.2%,
個人支出按月升0.1%,兩者升幅都比6月減慢,並低於市場預期。
•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説,他表示樂見7月份的通脹數據下
跌,但強調需要更多證據,才能有信心通脹受到控制。聯儲局目前的首要任務是
將通脹降至2%。鮑威爾又說降低通脹要付出代價,會令到經濟增長低於趨勢水平,
可能為家庭與企業帶來一些痛苦。分析指鮑威爾的演說,重申鷹派論調,意味會
繼續加息以遏制通脹,糾正市場對聯儲局貨幣政策可能很快轉向的市場預期。
新興市場
• 印尼央行指標7日期逆回購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.75厘,是2018年11月後首次加
息,目的為加大貨幣緊縮力度,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脹。今次加息令市場普遍感到
意外。隔夜存款工具利率及貸款工具利率亦上調25個基點。
歐洲
• 歐盟負責研究及監察旱情的機構發表報告,指歐洲面臨至少五百年一遇的嚴重乾
旱。報告指出,歐洲大陸47%地區處於乾旱警報狀態;17%地區更處於警戒狀態,
代表植物生長受到壓力。另外,水位偏低窒礙歐洲內陸航運,船隻不得不減少載
貨,從而加劇供應鏈問題。研究人員說持續熱浪及水源短缺,對整個歐盟地區的
水位構成前所未有的壓力,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無疑每年都更加明顯。
• 7月份歐元區和英國標普環球綜合PMI顯示,在央行收緊政策、高通脹和能源價格
急升的持續不利因素下,指數進一步失去增長動力。歐元區數據降至49.2,主要
受製造業下滑影響。生活成本壓力削弱了服務業需求,歐元區服務業PMI由51.5降
至50.2。英國的綜合PMI降至50.9。這確實反映英國商業活動輕微擴張,但增長率
為過去十八個月以來最慢。製造業活動再次成為拖累因素。
亞太區
• 日本8月製造業PMI初值跌至51,反映製造業活動增速放緩至十九個月低位,因為
原材料和能源成本持續上升,全球需求減弱加大經濟壓力,導致產出和新訂單增
速放緩。期內,服務業PMI初值跌至49.2,是五個月以來首次出現收縮,因為新
業務下跌引發對國內需求不振的憂慮。
• 南韓央行將指標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2.5厘,以壓抑高通脹,符合市場預期。央行
將2022年通脹率由4.5%上調至5.2%,是1998年以來最高。央行同時將2022年經
濟增長預測由2.7%下調至2.6%,並估計2023年增長率為2.1%。
債券
• 美國債券價格下跌,因市場預期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上,將發出更
鷹派言論。美國十年期債券孳息率於26日收報3.052厘,連續第四周上升。
商品
•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,會繼續加息遏制通脹上升,加重對貴金屬價格的壓
力。紐約期金於26日收市報每盎司1,749.8美元,全星期累跌約0.7%。
• 原油期貨價格上升,主要因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(OPEC+)或會收緊原油供應。
紐約期油於26日收市報每桶93.1美元,一星期累計升2.5%。
此文件並不構成向任何人士提供任何建議、招攬或投資意見。本文件僅限向閣下提供作參考用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
格有時可能會非常波動。證券價格可升可跌,甚至變成毫無價值。買賣證券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,反而可能會招致損
失。投資於以外幣結算的證券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。在作任何投資決定前,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。請根據獨立專業意
見,並應考慮您的風險取向、財務狀況、投資目標和個人需要而作出投資決定。請參閱所有有關的銷售文件,以取得包
括風險因素在內的詳細資料。過往表現不可作為其未來表現之指標。此文件由新華保險顧問有限公司發行及並未經香港證券
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。新華保險顧問有限公司發行或其任何僱員、聯屬人士或代理人毋須就任何投資決定承擔責任。
若因資訊不準確或錯誤而引致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,新華保險顧問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概不負責。如在任何司法管轄區
內,分銷、要約或招攬買賣任何產品或服務乃屬違法時,則本文件不應被視為從事該等活動。